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35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朝士兵,為何有的胸前寫的是「兵」,還有的是「勇」? [複製鏈接]

好友
0
帖子
20132
積分
44927
最後登錄
2019-9-9
在線時間
2377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8-11 13:45: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清朝士兵,為何有的胸前寫的是「兵」,還有的是「勇」?又有何區別嗎?


清朝是中國最後的一個朝代,也是最混亂的時期,連最基本的士兵衣服也不是相同的,有的寫著「勇」有的寫著「兵」,這到底是何原因呢?



經常看清宮劇的朋友,或許主要到了這個問題。同樣是清軍士兵,有的士兵胸前寫的是兵,但還有的士兵胸前寫的是勇。最經典的是,這兩種士兵之間是相互鄙視的。而且這兩種士兵的待遇也差距很大,那麼,這兩個字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一個是清朝的正規軍,另一個是臨時工。

首先講一下清朝軍隊的組成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清朝自己的八旗兵,分為漢八旗、蒙古八旗和滿洲八旗。這是清朝皇帝信得過的部隊,在清朝前期,被派往各地作戰。除了八旗以外,還有就是綠營。綠營是漢人組成的軍隊,是八旗的助手。綠營兵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為何會被稱為綠營呢?因為這些部隊使用青色的軍旗。

這些部隊都是清朝的正規軍,無論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這些士兵的胸前都有一個兵。在電視劇裡,看到胸前有兵字的,一般都是綠營兵。因為,八旗兵不經常出門。按照規矩,衙門裡的差役根本沒有資格用兵這個字。所以,電視劇中的這一點不合理。至於勇,就更簡單了。勇主要出現在清朝後期,主要是一些地方武裝。

在清朝的後期,爆發了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起義等一系列事件。由於疏於戰陣,無論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都已經無法為清朝征戰。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只能鼓勵那些地方官員組建地方武裝。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的。但需要注意,這些軍隊不是朝廷的正規軍隊,朝廷是不發工資,工資由統軍官員自己想辦法。

為了與朝廷的部隊區別開,那些地方團練士兵的胸前不是兵,而是一個勇字。在清朝官方的稱呼中,一般稱呼湘軍為湘勇,淮軍為淮勇。很明顯,和正規軍是區別開的。不要小看這些地方部隊,這些部隊戰鬥力很強。清朝後期全靠這些部隊維持著,至於綠營兵和八旗兵只能用來嚇唬老百姓。不得不說,湘軍是看不起綠營兵的,綠營兵也看不起湘軍。

綠營兵的好處是自己算正規軍,可以子承父業。但已經喪失了戰鬥力,隨時有可能被裁撤。至於湘軍,雖說沒有什麼番號,但戰鬥力強,朝廷還真離不開這些地方部隊。後來,清朝組建了北洋和南洋兩軍部隊。認真的說,北洋和南洋的背後仍有湘軍和淮軍的影子。當然,無論是什麼軍隊也挽救不了大清國,1912年,清朝走進了歷史的墳墓。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讚好讚好0 Unlike!Unlike!0 分享 傳送 邀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5-4 16:47 , Processed in 0.559638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