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2961|回復: 0

3歲寶寶的教育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好友
0
帖子
4740
積分
9468
最後登錄
2018-7-31
在線時間
0 小時
發表於 2012-9-5 17:12:30 |顯示全部樓層
  3歲寶寶該如何教育?3歲是寶寶成長發育的裡程碑,如何抓住3歲寶寶的教育重點,培養寶寶智商、情商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本文為您總結了3歲寶寶教育的方方面面,供父母參考。
        3歲寶寶教育重點
  智商方面:
  1.早期閱讀: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裡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買一些以圖片為主的故事書。故事要短小精悍,講故事的時候註意加入一些形容詞或者成語,豐富他的語言能力。給他講故事的同時要求他復述,或者讓他自己看著畫面編故事。無論他編的是什麼,都要鼓勵他說下去,剛開始時可以幫助他一起編。
  2.角色扮演遊戲:和他一起玩看醫生,來客人了,去家樂福購物,警察叔叔抓壞蛋等遊戲,自己編一下遊戲內容,稍微豐富一點。你和寶寶一人扮演一個角色,如看醫生的遊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病人。平時教他註意觀察所扮演的這些角色。
  3.增加知識面:可以通過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來增加他的知識面,如各種動植物和建築的名字,各種商店的用處,以及看著天空給他講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4.配合幼兒園的課程,復習學過的兒歌,唐詩和英文單詞。
  情商方面:
  5.品質的培養: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講幼兒園的生活,然後灌輸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一個故事講完後用簡單的話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復,加強印象。
  6.愛心和同情心的培養:利用一切機會灌輸他必須具備愛心,知道關心別人,同情弱者。這點你可以看寶寶主頁上的一篇成長日記“愛心的培養”。比如小郭問我要衣服的時候講了那個孩子的故事,他隻有一歲,媽媽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這個孩子的故事告訴了他,讓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給小郭。平時在路上看見乞丐也可以對他說說他們很可憐之類的話。還可以要他愛護動物和植物。

        7.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盡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並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

  8.以贊賞教育為主,多表揚,多鼓勵。不要打孩子,那是最傷害孩子心靈的。不要講粗話,註意以身作則。   3歲寶寶該如何教育?3歲是寶寶成長發育的裡程碑,如何抓住3歲寶寶的教育重點,培養寶寶智商、情商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本文為您總結了3歲寶寶教育的方方面面,供父母參考。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喜歡動手的真正原因,那他就無法體會到孩子勞累之後滿足而又愉悅的心情。這種快樂比吃美食更要有效。為了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成人就必須做出犧牲,拋棄他的謹慎心理。即使孩子在拿東西過程中真的打碎了什麼,也不要大驚小怪,問問自己,難道孩子雙手的鍛煉和智力的成長還沒有一隻杯子重要嗎?
  重復練習——專註力培養
  一個大約3 歲的小女孩,在玩積木的時候,不停地把一些圓柱體放進不同的容器中,然後又把它們取出來。這些圓柱體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進那些容器相應的孔裡,就像用軟木塞蓋住瓶子一樣。一切過程看上去緩慢而有節奏。出於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觀察她的老師便數了數她這種重復的動作,結果是42 遍。所幸的是,周圍都很安靜,沒有人去打擾她,她每完成一個動作的時候,臉上總是不自覺地微笑。到最後她好像累了,環顧了四周後感覺像剛從夢中醒來似的。這個女孩如此專註地反復做一件事,以至於感覺不到有人在一邊看著她。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現過,我們稱之為"重復練習"。每次完成那種體驗之後,他們就像完成某種重大的任務一樣,臉上充滿了喜悅和快樂的表情。
  這個小女孩正處於註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齡,通常這個時期孩子的註意力會不停地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然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們的事物,就會忘我地投身其中,並一再地重復訓練,註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驚人。孩子的手臟了,媽媽就要求他去洗幹凈。後來發現他的手已經洗得很幹凈了,但他還在不停地洗。到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去再洗一遍。過了幾天媽媽發現,她的孩子現在會自覺地洗手了,孩子見人就會自豪地伸出於凈的小手給他們看。
  其實孩子們的這種重復練習,正是其鍛煉和學習的需要。通過反復的訓練,他們的各種生活能力得以完善,智力也因此得到發展。隻要一開始教得仔細,甚至細致到每個細節,那孩子們就會不斷地重復這個練習。因為他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我們難以想象的樂趣和滿足,這些動作根本無需大人強迫,他們自己會完成得很好。
  正是通過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重復練習,孩子的能力才得到了鍛煉和提高。而且在這一重復練習的過程中,他們的註意力一直處於忘我的境地,這樣對孩子智力的培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由選擇——讓我自己做
  孩子不喜歡被父母或老師人為地規定,渴望自己選擇不同的事物和行動。這種自由選擇,使我們能看到他們心理的需要和傾向。隻要有機會,而且保證大人們不去幹涉他們,他們總會選擇一些自己偏愛的東西,哪怕隻是一把小尺子,他們也會玩得不亦樂乎。
        有些孩子在家裡,一切事情都沒有做主的份兒,小到晚餐吃什麼,該看什麼電視節目,大到是否參加培訓班,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孩子總有事不關己,無權過問的感覺,因而,他們的童年可能並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麼快樂。正因如此,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做自己喜歡的事。讓孩子們自由地做一些選擇,是培養他們形成樂觀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父母在大多數事情上不能不做主。讓孩子自由選擇,並不意味著他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選擇需要做並且是正確的事情。但有些事讓孩子做決定也無妨,比如聽任孩子畫白馬而不是畫花草。當然,隨著孩子的長大,就應該讓他們自己決定更重要的事情。
  "請不要命令我,讓我自己做。"聽到孩子的吶喊,我們應該意識到不可輕易去幹涉他們的選擇,不要總是以為自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處的,其實孩子隻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會去不厭其煩地花費精力去做。如果給孩子不喜歡的東西,那隻能給他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負擔,他們也得不到快樂。
        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開始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意向,如果這時幼兒的獨立活動要求得到滿足和成人的支持,將開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則容易產生退縮行為。大多數活動,包括學習,對於幼兒來說都是新鮮而有趣的,那麼厭學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很可能是成人喜歡以“簡單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對勞動和學習產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0位兒童進行長期追蹤觀察,30年後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麼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並不在智力方面,而在於個性品質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可見孩子的獨立品格對成長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社會生存及進行創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
  從2、3歲幼兒身心發展看獨立性的表現
        一是,要求“擺脫成人控制”。
  2、3歲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言語和動作的發展迅速,對周圍世界的認知范圍擴大。他們喜歡到處看到處摸索,不要成人抱著,甚至不願讓人拉著手走路。他們已經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對成人要他幹的事,往往回答“不”。對自己要幹的事又說:“我會,我自己來。”
  二是,由於手腳動作還不十分協調,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會潑翻,用勺吃飯會灑在身上。
  這些現象通常被認為“不聽話”、“犟”。
  三是,渴望與同齡夥伴交往。交往是幼兒的一種發展性需要,2-3歲的獨生子女尤其明顯。他們特別喜歡與鄰裡的小孩子玩,甚至會說“沒人陪我玩,沒勁”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歲的幼兒對自已有點會但還不熟練的事情最感興趣,喜歡自己反復做,如反復擺弄某一類玩具,重復進行一種遊戲等。  3歲寶寶該如何教育?3歲是寶寶成長發育的裡程碑,如何抓住3歲寶寶的教育重點,培養寶寶智商、情商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本文為您總結了3歲寶寶教育的方方面面,供父母參考。

        家庭是培養幼兒獨立性的首要場所
  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獨生還是非獨生,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獨立性同樣不是與生俱來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後天塑造的結果。
  首先,珍惜幼兒自我獨立性意向
  當孩子二三歲的時候,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稱“我”稱呼自己,開始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性意向。心理學家指出:當幼兒的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幼兒就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幼兒的獨立性意向,給予熱情鼓勵和支持,使獨立性不斷發展。
  父母要根據孩子獨立性的表現,抓住2-3歲這個關鍵時期,因勢利導地培養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飯、小便、穿鞋襪、收拾玩具等。若錯過時機,形成依賴和懶惰的習慣,改正就難了。
  其次,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在歐美國家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推崇“個人奮鬥”、而不是依賴父母和其他人,他們主張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一出生就讓他獨宿一室,極少與父母同住。孩子剛學走路時,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
  在我國,目前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往往導致父母對孩子過度珍愛,這就產生了過度保護和過多限制的問題。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很少給1歲內的孩子提供練習坐、爬、站立、行走的機會。孩子醒著時經常抱在懷裡,或經常讓他們躺在床上,或坐、站在帶圍欄的小床裡。這種過度保護和過多限制實際上剝奪了孩子主動探索和認識外部世界的機會,阻礙了他們的心理發展。父母應了解幼兒心理發展特點,不要壓抑幼兒獨立性活動意向,解放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性,為形成良好個性打好基礎。
  再次,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
  註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聽孩子講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飯不要硬逼,讓孩子做事盡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當眾斥責孩子 “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這樣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並非是嬌慣孩子。事實證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民主型教養方式有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家長不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和要求強加給孩子,剝奪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另外,從興趣上培養
  讓孩子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簡單的命令,防止他們對勞動產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幼兒對遊戲活動有強烈的興趣,讓幼兒做些象征性的勞動時,要盡量遊戲化,這樣他們就會以極大的興趣積極參加,如果能經常地堅持訓練,他們就會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獨立性和勤勞、不畏艱苦是密不可分的,不愛勞動,害怕艱苦,怎麼能夠堅持獨立性和自主性呢。
  在研究早期教育的人都認為,3歲是最重要的,3歲的時候他知道用哭的方法可以引起別人的關註,他就哭。
  他覺得乖的時候引起別人的關註,他就乖,你知道吧,他特別會察言觀色。所以你什麼時候關註他就特別重要,當孩子乖的時候你就不理他,一哭你就理他,他可能會用哭的方法來吸引你對他的關註,所以這可能是你的,不是跟看電視有關系,是跟你的教育方法有關系。我覺得3歲的孩子要他自己做事,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有沒有種願望,做事的願望,幫你幹事情的願望?比如他想做些什麼事情? 這個三歲的小孩他最想幹事,比如說你拖地板,他也要拖地板。你要洗頭,他也要洗頭。你要做事,他要做事,這時候一定要他作,他做的好壞你都不要說,不是,他做的不好,你也不要說。做的好你就:真不簡單啊,比媽媽做的都好你可真能幹。這個時候他就願意做事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3-28 23:40 , Processed in 0.620135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