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56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產代理業界七大商會去信地監局 (全文)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好友
0
帖子
135
積分
17639
最後登錄
2012-5-4
在線時間
0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2-24 10:23: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地產代理業界七大商會」聯署致函「地產代理監管局」
就反映業界近期的重要訴求表達意見

陳主席尊鑒:

香港地產代理業界七大商會包括:地產代理聯會、香港地產代理商總會、香港地產代理專業協會、香港新界地產代理商聯會、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地產代理(從業員)總公會、地產代理人員協會;等在內(以下簡稱「業界七大商會」),就反映業界近期的重要訴求,聯署致函「地產代理監管局」(以下簡稱「監管局」)表達意見。

    「業界七大商會」是次聯署致函 貴局的目的有三大要點為(一)懇請 貴局體恤業界現況困難,作出協助為業界解困;(二)期望 貴局切實在長遠的營運中應以「量入為出」為目標,使到業界所支付的高昂牌照費用更合理地運用;(三)「監管局」為政府立法成立的機構,應要作為政府與業界的溝通橋樑,更應該為業界反映意見,並爭取政府給予本行業合理的支援及協助;三大目的要點詳述如下:

(一)        「監管局」體恤業界現況困難,作出協助為業界解困:
二手住宅物業市場自從2010年11月19日財政司司長宣佈實施「額外印花稅」起,成交量由1萬3仟多宗下跌至上月2仟7佰多宗的慘況,本行業很重要賴以為生的二手住宅物業市場全面暴跌,以現時持牌從業員超過3萬7仟人,就算以市場一般估算為2萬多名從業員實際從事本行業計算,亦祗有平均9至10人分得一宗成交,可想而知現時無論是經營者或從業員的境況都是十分困難,因此「監管局」應該體恤業界,作出協助為業界解困,首要的便是要減免業界的牌照費用,其次亦應協助向政府有關部門要求減免業界日常運作所需的費用,包括:土地註冊處的查冊費用、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訊網費用、商業登記證費用等等;

(二)        「監管局」長遠的營運中應以「量入為出」為目標,使到業界所支付的高昂牌照費用更合理地運用:
地產代理的牌照費用是香港類同行業之中,數一數二昂貴的,更不合理的是出現同一類型營業執照須要繳納雙重徵費,這就是同時徵收營業詳情說明書費用及商業登記費用,自從發牌至今,「監管局」積存大量牌費盈餘,過往曾超越億元,業界多次向 貴局反映,但昂貴的牌照費用及不合理的雙重徵費等事依然沒有改善。
業界現時已經全面以「量入為出」及凍結或減省人手、廣告及其他開支、關閉分行;等等盡量節省開支,期望能渡過現時的困境,但反觀「監管局」並未有與業界同舟共濟,更要增加人手,及與現時的租用的物業,繼續以高昂的租金商討續承租約,「業界七大商會」共識認為「監管局」無需要以高昂的租金續承租約現時的物業,市場有很多平宜租金並且合適 貴局使用的物業,租用物業是「監管局」長遠的營運中重要的開支,因此應以「量入為出」與節省長期開支為重、另亦應該暫緩增加人手及凍結加薪、減省其他開支:等等,與業界共渡時艱。

(三)        「監管局」為政府立法成立的機構,應要作為政府與業界的溝通橋樑,更應該為業界反映意見,並爭取政府給予本行業合理的支援及協助;
現時地產代理收到業主委託出售物業後,便需要取得多項物業資料(俗稱:開門七件事),業界多年來表達這是浪費資源,造成極不環保,現時市民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他們會有很多而且亦十分方便的方法及途徑取得物業資料,因此應該改為簽署臨時合約前取得物業資料(俗稱:開單七件事),這個改善對本行業是十分重要的。
還有市民大眾在委託地產代理出售物業時,大部份都未能接受簽署多達四頁紙之「出售住宅物業地產代理協議」(俗稱:委託書),他們表達該份文件太過繁複不願簽署,十分影響地產代理行業的日常運作,原因是小則未能受委託代理出售物業,重則被罸款或停牌影響生計,十多年來業界向「監管局」多次反映運作困難,並提出簡化委託文件的意見,但至今未見當局有任何改善措施。
近期「業界七大商會」知悉「監管局」將就一手物業及二手物業推行以實用面積呎價售樓規管業界的措施,但政府必須先對業界提供有關實用面積的正確資料,否則造成政府未處理好物業的資料,便以高壓行政手段為難業界運作。
過往已有先例可尋,就是於一九九七年立法會通過「地產代理條例」法例,因應條例要求對本行業須提供物業資料給市民,政府承諾立法會議員及業界,在法例通過後會有一個「物業中央資料庫」,提供一站式發放資料給業界配合法例要求,但到十五年後的今天仍然未有此資料庫的出現。


同時多年來業界向可提供二手物業實用面積資料的差餉物業估價署,建議應將實用面積等物業資料印製於每季的差餉繳費單上的措施,這措施好處是給業主對其物業資料的知情權、及協助解決提供市場有關實用面積的正確資料,但該署對此利民的措施,一直都不接納。業界感到遺憾的是政府未能處理好此等是屬於市民的重要資料。
業界明白以上所陳述的很多的改善措施或政策,「監管局」未必有權責去處理,其最終決定權都是在政府及有關的決策局,因此業界十分期望「監管局」為政府立法成立的機構,應要作為政府與業界的溝通橋樑,更應該為業界反映意見,並爭取政府給予本行業合理的支援及協助;
尊鑒如有需要對本函查詢(可直接聯絡「聯署信函」召集人郭德亮先生Tel.9082-8288、或秘書處Mandy Cheung Tel. 2191-2233,地址: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9字樓901室)。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讚好讚好0 Unlike!Unlike!0 分享 傳送 邀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6-6 16:18 , Processed in 0.54228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