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79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幼兒園受委屈 3招安撫好寶寶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好友
0
帖子
5515
積分
10968
最後登錄
2018-7-19
在線時間
0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5-28 11:27: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孩子在家裡受到千般寵愛,到瞭幼兒園,他必須去承受集體生活的壓力,最後適應集體生活,並享受集體生活帶來的快樂。既然這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孩子頭一次遭受來自集體和他人的壓力,那就正好把它當作磨練孩子意志、適應社會的機會。孩子學到瞭處理壓力的能力,以後一定會受益匪淺。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瞭怎麼辦?
  一些孩子在幼兒園經常被同學欺負,特別是性格相對內向的女生,由於膽怯、惶恐乃至委屈,回家後便向媽媽哭訴。
  這種現象相當普遍,列舉三個媽媽的解決之道。
  第一個媽媽非常擔憂和生氣,護犢情深,教孩子還擊之道:“別人打你,你也要學會打別人,自己要厲害,才不會被人欺負。”
  第二個媽媽聽瞭女兒的哭訴,便問女兒:“你自己想怎麼辦呢?”女兒回答:“我躲著他,找別人玩。”媽媽贊賞女兒的解決辦法,鼓勵她這樣做。
  第三個媽媽很緊張,如臨大敵,準備找老師商討對策。
  我們不難理解第一個媽媽和第三個媽媽的心情,但比較傾向於第二個媽媽的做法。並不是認同她鼓勵女兒躲開調皮的同學,而是認同她先征詢女兒的意見,然後再想解決辦法。
  當然,對父母而言,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經常被同學欺負是個頭疼的問題。孩子的委屈、害怕和擔心,父母無法幫忙承受,又找不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來解決,畢竟它發生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可以介入一時,無法長期介入。如果你不解決這個問題,孩子的身心可能遭受創傷,哪個父母不心疼、不著急呢?因此,下面我針對這個問題,提供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相信家長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首先,父母在觀念上必須承認,孩子進入集體中生活,受點欺負和委屈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不要當成特別不公平的、不能承受的事情。想想,人是群居動物,集體生活不可避免,兩三歲的孩子進入幼兒園,乃至以後進入學校,跟成人進入單位是一個性質。你進入一個單位,難免有同僚的競爭、排擠以及磨合,你在磨合中學會瞭相處之道,這種現象你不會認為不公平吧,這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須經歷的。
  孩子在家裡受到千般寵愛,到瞭幼兒園,他必須去承受集體生活的壓力,最後適應集體,並享受集體生活帶來的快樂。明白瞭這一點,你就會明白,孩子受點委屈和傷害是正常的,是小事,不是大事,不要太緊張,不要杞人憂天擔心長此以往孩子可怎麼辦。有瞭這個心態,你才不會氣急敗壞,才不會有過激的行為,問題就好解決瞭。
  那麼,既然這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是孩子頭一次遭受來自集體和他人的壓力,那就正好把它當作磨練孩子意志、讓孩子適應社會的一次機會。有這樣的好機會,為什麼不用呢?孩子學會瞭處理壓力的能力,以後一定會受益匪淺。俗話說,不磕磕碰碰,孩子怎麼會長大?這個長大指的是心智上的長大。
  這時候讓孩子自己想辦法,然後家長引導是最恰當的方式。因為孩子是當事人,他必須勇敢地去面對困難,想出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案,家長在此基礎上再給予判斷和引導。你可以問孩子,你想怎麼辦?你找到解決辦法瞭嗎?
  孩子當然會有多種答案。孩子的第一種答案,也許如以上第二個例子所言,我躲開他,不跟他玩,跟別的孩子玩。既然這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解決之道,也可以避免以後傷害的發生,父母即便心裡十分惱火,咽不下這口氣,也必須尊重和鼓勵孩子的選擇。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躲開傷害她的人,可以避免類似傷害的發生,此事便得到瞭解決,孩子也依靠自己的想法,獲得瞭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社會中,本來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性格投緣的人聚在一起。孩子以後在團隊合作中便懂得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夥伴,躲開趣味不相投的人,這何嘗不是一種經驗?父母要明白,解決問題沒有絕對可行的方法,隻有適合自己的方法,孩子選擇的,肯定是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躲避的方法可能並不奏效,畢竟在一個集體裡,很可能這個調皮的孩子就是盯上你瞭,專門欺負你。雖然這是一種極端的現象,也是會發生的。這時候父母沒有必要否定躲避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再想想其他方法,這個過程也是家長陪同孩子解決問題,鍛煉孩子能力的機會。
  其他方法還有什麼呢?孩子可能會有第二種答案,反抗可以不可以?因為在幼兒園裡,互相傷害的程度小,父母不妨也可以鼓勵孩子這樣的行為。前提是要孩子自己提出來,他有這個想法,隻是他自己不能肯定該不該這樣做。父母說:“可以,他欺負你的時候你可以反擊,把他推開,看看他以後還敢不敢欺負你。隻不過他如果退縮瞭,你就不要再追究,也不要用暴力去欺負其他同學。”父母在這裡必須認識到,這隻是鍛煉孩子解決問題,培養孩子擁有堅強意志的機會,而不是要培養孩子的暴力傾向,這個分寸需要家長自己掌握。如果這個辦法能夠奏效,孩子必能從中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喜悅和自信,無疑對他今後的成長大有裨益。
  第三種答案,孩子會一籌莫展,因為恐懼已經占據瞭他的身心,他根本不知道怎麼辦。這個時候家長往往會由於心痛而暴怒,不由分說就帶著孩子去討說法。記住,這個時候更需要對孩子進行引導。因為你的孩子比選擇前兩種答案的孩子更膽怯,意志更薄弱,更需要培養他解決難題的能力。這時候你可以引導他,躲避法行不行?反抗法行不行?搬救兵法(告訴老師)行不行?告訴孩子各種可能的方法,給他信心,鼓勵他去實踐,並在心理上加以勸慰和疏導,甚至告訴他這是小事,每個孩子都會自己想辦法解決。
  總之,雖然有的孩子最終也不敢實踐,但父母一定要朝這個方向努力,這一次不行,下一次再來,在鼓勵中逐漸鍛煉孩子的膽量和意志。這種心理的疏導和鼓勵,隻能由父母來做,其他人做不到,老師也不可能長期幫你做。有新聞報道,日本天皇的孫子在幼兒園受到同學的傷害,不敢去上學,這個現象在普通家庭也經常出現。這是平時不註意培養孩子的意志、嬌生慣養的結果,如果父母沒有在這方面引導和鼓勵,即便貴為天皇家族,也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讀瞭這三種解決的方法,有的家長會質問:“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吧?孩子臉上被人抓出血痕,身上還受瞭傷,我能不疼在心裡暴跳如雷嗎?我還能夠坐得住跟孩子循循善誘嗎?父母不出面能行嗎?”
  是的,父母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必須認識到,暴怒是沒有用的,將它當成仇恨事件大可不必,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要找到解決之道。
  幫助孩子,家長可以這麼做
  前面我們談到引導孩子尋求解決之道,屬於“明修棧道”,父母同時還可以采用“暗渡陳倉”之法,即家長親自與幼兒園老師乃至對方家長交涉,這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處理。
  如果孩子身體沒有受到明顯的傷害,隻是心理上有一些小傷害,父母不妨采用前面我提到的方法,或者向幼兒園老師反映,提醒一下老師即可。
  如果孩子受到明顯的傷害,父母這時候可以與老師、包括對方父母交涉,找到避免暴力環境的辦法,甚至可以向對方索取醫療賠償等,這是另外一個解決之道。因為孩子所處的環境,是由幼兒園、老師、學生和學生家長構成,問題出在哪些環節,就要在哪些環節解決。
  很顯然,我的意見是,“明修棧道”和“暗渡陳倉”這兩種解決之道要區分開來,分別進行。家長與老師以及對方家長的交涉,目的是創設一個避免孩子遭受更大傷害的成長環境,而不是復仇解恨。我不希望父母一見孩子受到傷害,就不加分析,拉著孩子去討說法,替孩子出頭,這隻是家長自己要出氣,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益。反倒會讓孩子隻懂得哭哭啼啼回家,養成以後什麼事都找父母來解決的習慣,不但無益身心健康,將來這輩子都夠家長忙的瞭。
  總結一下,在幼兒園裡,孩子受到的身體傷害一般不大,大人不必把事態擴大。如果是心理受到困擾和傷害,不懂得怎麼解決,父母必須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鼓勵孩子以自我解決為主,適當與老師交流配合,這樣既能讓孩子在傷害中成長,吃一塹,長一智,又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是完美的解決之道。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讚好讚好0 Unlike!Unlike!0 分享 傳送 邀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5-13 04:52 , Processed in 0.625398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